护理专升本政治考什么
今天,我整理出了成人高考“政治”中的80个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与发展。
三。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现实。这里的客观现实是指人们的意志不转移。
4.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措施,防止措施过大或过少。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程度。
5.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和认同。
6.实践的科学意义是对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和客观物质活动进行改造和探索。
7.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8。群众创造历史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生产实践。
9.人类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数据的产生方式。
10.英雄史观的理论起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的存在。
11.自由王国实际上是指共产主义社会。
12.“中国社会各阶段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作。
13。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和政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二次革命理论”是由谁提出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16.全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统一战线形成的会议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8.1931年11月,中国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1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家。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21.文章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和全国提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关于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面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首要观念是:对于三个天下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消灭贫穷”。这一判断反映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
二十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十七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实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目前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
30.我国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十一。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十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邓小平提出的两个时代和平与发展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一国两制”的概念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35.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
三十六。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普遍的和基本的看法。
三十七号。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的错误在于它不理解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38.只有承认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态,才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性
3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源于事物内部的基本矛盾。
40.真正理解的关键是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
四十一。感觉、知觉和表征是知觉认知的三种形式。
四十二。生产力的一个不重要因素是:科学和技术。
43.历史唯物主义群众的类别是指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总和。
4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5.在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性的理解和客观世界的转变
四十六。社会进步的含义是指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47.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
4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是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9。“工农武装分离主义政权”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0.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联盟是:工农联盟
5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根本的基础是承认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五十二。党提出把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新民主的未来是:社会主义
54。1949年9月,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上说:毛泽东
5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之间的矛盾
五十六.我们党对官僚资本和国家资本采取的政策是没收和平赎回。
57.”一个五岁的老人”计划发展的优先事项是:重工业
58.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59。党的创建、执政和力量的基础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60.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实现共同繁荣
六十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六十二。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63.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
65.法治作为党的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已经在党的“十五大”上确立
六十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六十七。维护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首要任务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68.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其鲜明的特点是:形成多层次,广泛,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69。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
70.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七十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七十二。唯心论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
73.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客观现实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74。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的基础。
75.数量变化是指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地点的变化
七十六.认识的本质是:动态反思
七十七。实践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分裂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理性主义方面也犯了类似的错误。
78.生产关系的范围反映了这一过程:人与人之间的物质经济关系
79。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发展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基本社会矛盾的运动